- A+
欢迎大家来到E跑到底,友媒们的小米YU7续航测试大家都看了吧,数据确实亮眼,但我就一个问题啊,各位是怎么在量产车交付之前拿到测试车的呢?这样的数据可信么?为了验证,我们选择只相信自己实践的结果,所以我们租来了一台刚刚交付的YU7 Max,来看看小米的真实实力如何。
[ ·1· 测试规则 ]
跑续航之前咱们先给大家聊聊我们的测试车辆、规则和路线,这次测试的小米YU7 Max配有101.7kWh电池,前后双电机,总功率508kW。由于是准现车,轮毂轮胎只能是21英寸幻刃轮毂+前245后275mm的米其林Primacy 5 Energy这套组合了(选配价12000元),满电下官方CLTC续航里程为750km。此外,由于是准现车,这台车还被捆绑了寒武岩灰(7000元)、红色Brembo卡钳(1500元)和碳纤维方向盘(6000元),不得不说还是小米精,想不选配就乖乖排队,想拿到现车,就老老实实配货,妥妥奢侈品套路啊!
车辆设置方面,我们依旧采用动力模式舒适,动能回收低,空调23-24℃两档风,冷胎胎压按照车辆铭牌充气至半载标准档位(2.9bar)。出发前插枪补电至100%,出发前YU7 Max最终的表显续航为CLTC标准下750km。
测试前一天刚下过雨,所以测试日最高气温只有30℃左右,相较此前极氪007GT续航接近40℃的测试条件要友好不少。车上依旧一车两人,并随车携带拍摄必要设备,符合半载载重。路线全程高速,京雄高速、大兴机场北线、京台高速再加南六环,绕一圈是84km,纯人驾一直顶着限速开,跑到表显续航到0,测出这台车实际的高速续航里程,然后下高速继续绕圈,绕到趴窝看看表显到0km之后,留给各位找充电站的极限里程有多远。
[ ·2· 动态表现 ]
聊完规则,咱先把YU7 Max开起来唠唠。虽然YU7面向更为大众的SUV市场,但YU7 Max开起来也是活力满满,虽然期待这台尺寸更大、质量更重、重心更高的SUV能提供给驾驶员SU7 Max相同的驾驶质感与爽度,确实有点异想天开,但YU7加速响应迅速,底盘规整,对于一台中大型SUV来说,表现还不错。
除了驾驶,前排的静谧性也是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全车夹胶玻璃和超静谧座舱抵消了无框车门带来的车内密封性劣势,无论是风噪还是胎噪,前排乘客几乎都是不可察觉。不过如果您坐在后排,体验则就没有那么惊艳了。
变色天幕在酷暑艳阳天下的遮光表现属实抢眼,即使直射,车内也不存在很明显的温度上升。但如果来到阴天,或者车内乘客更喜欢透亮的空间,即使是透光模式,YU7的天幕依旧显得有些暗,属于是透光遮光两者不可兼得。
[ ·3· 续航表现 ]
续航成绩到手了,属实是有些喜忧参半。先来说说好的一方面,小米YU7 Max在高速上共计行驶了483km之后表显续航才终于归零,这已经是我们目前测过的车型中高速续航最长的一位了,并且根据行驶时间4小时51分来计算,小米YU7 Max测试均速99.6km/h,能看出测试老师们也绝对没有脚下留情,光看高速续航数据,米粉们确实可以狂欢一下了。
不过如果让我们用483km这个成绩除一下750km的CLTC续航就不难发现,YU7 Max的高速续航达成率仅有64.4%。虽然这个数据放在我们测试过的车型中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水平,但相较小米官方宣传动辄80%、90%的实测达成率,还是有些差距。如果说续航成绩代表了YU7 Max的三电有点水平,那达成率就意味着小米还是有改进空间的。
再来说说表显归零后的表现,由于YU7第一时间就下了高速,我们本以为会像一年前测试SU7一样,表显续航归零后至少给我们能留出20km的续航找充电站。没想到表显续航归零后仅行驶了9km,YU7就彻底趴窝,徒留我们在闷热的北京推车。个位数的应急行驶距离属实有点短,在此也提示各位YU7 Max车主们,这车极限我们试了,你们就别再好奇了。YU7的趴窝续航里程为492km,最终续航达成率为65.5%,甚至要低于老款Model Y与智界R7在去年冬天测出的成绩,足以说明小米给YU7的CLTC标定确实有点乐观了。
再来聊聊低电量情况下的表现,还剩11%电量的时候,车辆中控第一次进行低电量提示,询问是否需要寻找附近的加油站;电量剩余10%,中控显示可一键开启超级省电模式;电量剩余8%,小电池标志变为红色,之后直到电量剩余2%时出现明显动力衰减前,YU7都没有再给到驾驶员任何低电量相关的提示。11%-8%密集提示,8%-2%直接静默,这个提示手法可能会让驾驶员在低电量情况下错误预估剩余续航水平,属实算不上循序渐进,需要加以调整。不过即使完全失去动力后又推车接近30分钟才到充电桩,YU7插上枪后便可以直接充上电,不需要搭电等额外操作,低压电池冗余这块还是相当到位的。
[ ·4· 充电与电耗 ]
说完续航我们聊聊补能,此次充电我们依旧是采用云快充位于房山区的超级充电站,最大电流400A,最高支持1000V电压下400kW充电速率。那号称三方充电桩兼容性99+%,又是全系唯一支持5.2C充电倍率的YU7 Max,在补能这件事上表现又如何呢?答案是确实不错,0-100%充电共用时37分,共计充入108.70kWh,平均功率176.3kW。对比上次测试中,同样用这个充电桩补能的极氪007GT,平均功率又有了一大步提升。
再来细致观察一下补能过程,YU7 Max在5%-70%电量区间,充电功率都可以十分稳定保持在300kW,仅用时14分11秒就完成了这部分电量的补充,这速度真的可以说是直逼油车了。如果YU7 Max用户家周边有功率超过400kW的超充桩,日常可以把车保持在这个电量区间内使用,用车体验定会大大增强。而到了90%电量后,车辆才正式进入涓流充电模式,以求对于电池的保护。可以说YU7 Max这条充电曲线就是当前版本的教科书!
最后的最后再来聊聊电耗,根据中控,YU7 Max测试整体电耗20.2kWh/100km,而根据电池包容量来计算,YU7 Max电耗则为20.6kWh/100km,如果根据用户端充入电量108.70kWh来计算,小米YU7 Max最终用户端电耗更为22.1kWh/100km,相较中控表显数据都有所增高,算是YU7在这期视频的最后给大家小小的快乐表一下。
[ ·5· 总结 ]
不论是续航里程的绝对值,还是充电水平,小米YU7确实保持住了去年SU7给大家的震撼,这就是当前三电实力最强的车,几乎没有之一。但这台车续航层面也不全是喜讯,过高的CLTC续航让他在高速情况下续航达成率只能做到中游水平,低电量下的提醒警示有没有做到成熟的水平。后续YU7大面积交付的时候,这些问题希望可以被解决掉。
以上就是这期续航测试的全部内容,欢迎在评论区弹幕上留下你们想看的车型,你点名,这个夏天咱们就跑干他!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