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出品 丨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作者 丨 胡耀丹
正当中国收紧“智能驾驶”管理政策之际,美国自动驾驶管理悄然“松绑”。
2025年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随后,汽车工业协会、汽车工程学会均发文强调安全问题。这被赋予了整顿“智能驾驶乱象”“收紧智能驾驶管理”的意义。
中国收紧智驾管理的同时,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4月24日,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信息显示,特朗普政府计划放宽对美国厂商研发制造自动驾驶汽车的部分安全要求。
放宽的内容主要有二,一是精简智驾汽车事故报告流程,二是计划扩大“自动驾驶车辆豁免计划”涉及范围。
其中,“智驾汽车事故报告流程”指的是,汽车制造商必须在自动驾驶或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辆在美国道路上发生出现伤亡、安全气囊弹出或车辆需要拖离现场的事故后,在一天之内提交事故报告并在第10天更新报告。而新规对事故报告的填报内容等进行了精简,这减少了智驾公司在资料准备上需要花费的精力。
“自动驾驶车辆豁免计划”指的是,为不符合《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中特定标准的车辆提供暂时性豁免,使其能够在道路上进行测试运行。比如,《联邦机动车辆安全标准》要求车辆必须配备后视镜等,但部分不符合规定的自动驾驶车辆也能通过“豁免计划”上路。
目前,NHTSA表示,正在扩大自动驾驶汽车豁免计划,该计划此前仅涵盖进口自动驾驶汽车,现在将向国产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此举“促进了汽车创新和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NHTSA规定了自动驾驶车辆要具有商业用途。这意味着,这些规则将侧重于用于叫车服务的机器人出租车。目前,在美国启动商业化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的包括Waymo、Cruise等企业,特斯拉也计划于2025年6月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启动其首个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项目。
同时,特斯拉成为了这场规则变化中的受益者。公开信息显示,其即将推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项目中,赛博无人出租车Cybercab取消了方向盘和踏板、后视镜等。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长期呼吁制定有关自动驾驶汽车的新规则,并批评事故报告的繁琐要求。
更早之前的2022年,通用汽车也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交了一份请愿书,其希望政府允许每年部署2500 辆无需刹车踏板、后视镜等装置的自动驾驶汽车。在政府漫长的审查过程中,通用汽车于2024年撤回了该请愿书。
伴随着自动驾驶政策“松绑”,特斯拉股价也应声大涨。4月25日,特斯拉股价大涨约10%,在其其略显低迷的股价中是一场难得的胜利。
晨星股票策略师塞思·戈德斯坦 (Seth Goldstein) 表示,减少监管将“帮助特斯拉更快地发展其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但最重要的是“软件何时能够自行安全驾驶”。
而在舆论场上,美国政府官员为这场政策松绑赋予了“开放竞争”的意义。
“本届政府明白,我们正在与中国进行一场创新竞赛,而且风险极高。我们的新框架将大幅削减繁文缛节。”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周四表示,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新框架将有助于美国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竞争对手竞争。
NHTSA表示,新原则将推动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 (FMVSS) 的现代化,从而确保“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商业部署”。“我们不会将自动驾驶汽车的领导地位拱手让给中国和其他国家。”汽车创新联盟对新规表示赞赏。
并非所有人都为政策的变化感到喜悦。据外媒报道,公路和汽车安全倡导者组织(Advocates for Highway and Auto Safety)表示,美国交通部“选择削弱而不是加强报告要求”令人失望。
“如果没有保障措施、安全法规、透明度和问责制度,在最好的情况下,自动驾驶部署的成功也是危险的;在最坏的情况下,则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公路和汽车安全倡导者组织表示。
不过,美国并不是全球唯一为智能驾驶松绑的国家。实际上,全球多个国家的智能驾驶相关政策法规都有放松趋势。
2023年,德国联邦议会通过法规,明确允许L4级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条件下无安全员上路运营(比如固定线路的Robotaxi、自动巴士)。目前,宝马、奔驰已获得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KBA)的L3级自动驾驶认证。2024年12月,奔驰宣布KBA已经正式批准了其95km/h时速的DRIVE PILOT自动驾驶系统。
2024年,英国政府宣布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法案(Automated Vehicles Act)》,明确支持2026年前让全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并规定如果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出现事故,责任由汽车制造商承担。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