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CMO兼董秘 孟庆昕
出品 丨 搜狐汽车·汽车咖啡馆
作者 丨 李德辉
“回头看2017年我们并购杰发科技的时候大家不理解,说为什么收购一家芯片公司。” 2025年4月24日,在上海车展媒体日的第二天,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CMO兼董秘 孟庆昕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揭秘四维图新如何从一家聚焦地图业务的企业转型成智能化赛道上的新型Tier 1。
信息显示,2017年3月,四维图新以38.75亿元人民币完成联发科技控股旗下子公司杰发科技的100%股权收购。杰发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汽车电子芯片的研发、设计,主要产品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及解决方案。
基于向智能化领域转型的战略布局,四维图新开启了战略并购的序幕,致力于构建“高精地图+芯片+算法+系统平台”的智能驾驶能力。
孟庆昕分析:“现在回头看多宝贵,提早把芯片从后装导入到前装,我们的产品从娱乐级到控制然后再走向安全再走向智能,这个完全就是往上一步一步的在走。”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四维图新营业收入中,包含数据合规和地图业务在内的智云业务占比为64.08%,智芯占比为16.08%,智舱占比为11.45%,其他收入占比为8.39%。
孟庆昕介绍,从财务数据结构来看,四维图新的战略转型已经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地图业务,已经不再是核心业务,而是变成了业务延展的抓手。“四维图新现在对于地图产品不再作为单一售卖,它作为我们最基础的能力,作为一个底座,无论是支撑智驾还是支撑我们对于数据合规工具链。”
对于转型的目标,孟庆昕透露:“从营收未来占比上,我们智驾板块的占比会越来越重,智驾整体收入,我们认为未来的收入会占到60%左右。然后我们的芯片业务占到30%,还有就是我们合规业务等。”
以下是采访速记(经整理):
Q:因为我看我们之前也提到说我们要从传统图商向智能驾驶数据服务商进行转型,实际上财报里面我们传统车载导航授权包括收入还是占了大头,是60%,下一步对于用户增长付费转化率会采取什么手段?
孟庆昕:从我们的收入过程,您看到的叫做云,我们现在是智云,智云理论包含了部分的地图,还有一部分是我们的数据合规,数据合规的收入其实在里面也占了将近6个亿。四维图新在国家的数据合规上起了非常关键的角色,无论是推出的1号文2号文,还是包括我们现在各地推的车路云,里面非常关键的一个点,就是政府关注这些数据的合规性,尤其是地理信息合规。本身我们自己有非常成熟的供应链,从车路协同早期的业务布局,到从欧洲做的数据安全,以及欧洲一整套数据合规法规,包括到国内对于地理信息叫做快速审评这个工具链的研发,我们都有非常成熟的体系。我们的工具链能力,面向全行业,尤其是智能网联车搜集的地理信息数据如何快速审核,随时采集随时进行加密随时分发,都是我们在做的。理论来讲,您刚才讲的地图的收入在整体业务里的占比,其实我们能够看到,四维图新现在对于地图产品不再作为单一售卖,他作为我们最基础的能力,作为一个底座,无论是支撑智驾还是支撑我们对于数据合规工具链,都是基于这些步骤。
Q:大家都比较关心前一阵工信部装备一司关于自动驾驶的宣传包括营销的缩紧。我了解到,包括很多车企从门店用户手册到导购的话术全都进行转换,很多地方都紧急在改物料。我们可能不像车企那么直接面对C端和用户,但是在服务过程中,车企有没有一些反馈对我们的一些要求?或者说以后我们在涉及到智能驾驶这一块会有一些什么相应的改变?
孟庆昕:从政府侧可以看到,对智驾的定义的变化,就是更关注就是安全。我们经常用智能手机映射智能汽车的发展,但是总体来看,智能手机他的用户体验跟智能汽车用户体验的带来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手机无非是使用卡顿,摄象头拍照不美,但是智能汽车那就是人命关天。
高精度地图就是安全冗余,不可或缺的,我们原来叫做不可或缺的安全冗余就是高精地图。很多车厂说无图,这两天你看不太敢喊了,一个是很多车厂回头来跟我们讨论,因为他想提供更安全的方案。此外,很多与我们长期合作的跨国车企客户,他们对于智驾内心敬畏感可能跟中国车企不太一样。他们都是讲的要用多少高精度地图要素,最早用120个要素,现在在不同的场景,比如高速,四维图新推出了40个要素的轻量方案。从成本、实线到更新,我们的产品是更合理的。最早,四维图新的高精地图打的最高等级,满足客户最高的安全冗余,现在对我们来讲是降维,轻量级、降本、增效,本身这个是特别好的事情。第二个,尽管很多朋友提起四维图新,就认为是老牌的图商,但我们其实是解决方案商,智驾解决方案商,我们昨天发布的新产品,跟火山、豆包、Deepseek都有介入,大大提升算力和我们的产品体验。
Q:具体到业务比例,未来比较理想的比例是什么样?
孟庆昕:2024年-2025年一季度,四维图新基础行车已经获取了300万辆的订单,舱泊我们也拿到了60多万。从营收未来占比上,我们智驾板块的占比会越来越重,智驾整体收入,我们认为未来的收入会占到60%左右。然后我们的芯片业务占到30%,还有就是我们合规业务等。
Q:芯片除了自己的打包方式之外,可以是卖给第三方?
孟庆昕: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95%以上整车厂供应链,并与国内外主流Tier 1供应商深度合作。此外,杰发科技持有国内外专利330余件,并通过ISO 26262、AEC-Q100等权威认证,连续多年获评“中国芯”优秀产品奖。
Q:请您结合四维图新的战略调整,谈一谈对智能驾驶行业的未来看法?
孟庆昕:一个是我们发现在车端我们的抓手更强了。因为这一次车展前有这些事件导致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度提升。这是由于作为安全件的高精度地图,让未来我们的机会越来越大了。第二个我们布局的有舱泊、行泊,原来是基于杰发科技和地平线产品,但是本次车展发布的还有高通的8620、8650中高阶的产品,我们认为可能从方案的储备上,也不能单一,还是要说我们都要有储备。
Q:整个行业是以智驾为主方向,我们在这个里面怎么样能够去抓到更多的主动权?
孟庆昕:最早做产品也是不停的打磨,可以理解为你原来是做数据的,并购了杰发科技你搞芯片,最后是你把数据芯片算法算力结合一起才叫做转型叫做新型Tier 1。通过这几年就跟车厂接触下来,他对我们的方案认可度还比较高,理论上车厂就是你要重交付,你不能喊的震天响,一交付产品能力有问题。第二个四维图新对客户的识别应该来说攒足了20多年的经验。四维图新的KA(关键客户)客户,今年增加了11家,判断标准一个是从出货量,一个是他的生态链是不是很健康,还有整体的在国内份额,甚至于是不是抓到出海的机会,是这么识别客户的。
Q:您认为哪些是四维图新的硬核实力?
孟庆昕:现在有国资股东(亦庄国投)进来,他的赋能以及他的生态和支持,四维图新的优势感比原来更强。另外,四维图新这几年组织更聚焦,包括业务聚焦、组织瘦身、产品聚焦,并且我们把更多的人才都倾斜到智驾芯片。
Q:高精度地图是否能解决智驾安全的隐患?
孟庆昕:一定会有效降低,高精度地图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安全件。
Q:我记得之前讲过业务聚焦B端向C端拓展。
孟庆昕:准确的讲是整体既要ToB也要ToC,数据合规ToG.
Q:对外以前车企都说要搞全栈自研,导致大家有一个效仿,但是前几天某品牌那边搞发布会说自己自研了很多东西,后来一看都是供应商的东西,而且我们看到现在这个风向在改,大家分工越来越明确,感觉现在是不是车企的合作比以前要开放一些了?
孟庆昕:对,是这样的,某头部车企最早喊全栈自研的时候他的生态是开放的,他每个车型都会找一家公司来合作,他在学习。
现在很多车企像例如长城,小鹏,这些车企他更开放。四维图新CEO程鹏两年前就提不建议全栈自研,因为这样成本高然后时间周期又长。做好供应链管理一直是我们主张的,对此我们看的非常的清楚,四维图新的产品可以菜单式的筛选,比如说你帮我做合规,然后你帮我提供智能驾驶的方案,或者是某个场景的智能驾驶方案,我们都可以给客户。
Q:我想问一下我们怎么评价自己的,我们以后对于芯片和算法是怎么看的,包括谈的比较多的舱行泊方案。
孟庆昕:给客户一个极致体验和优质性价比。四维图新的优势就是我可以基于我的数据我的算力,持续帮助车企降本,可以理解为我们用低阶的价格提供中高阶的解决。
Q:我们提到重图和轻图还有无图,那我们重图和轻图的投入是怎么样的?
孟庆昕:现在来看L2+轻图就够了,但像某些跨国车企非常的严谨,他要的还是重图,没有变。
Q:四维图新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您觉得我们现在难在哪里?正确的在哪里?
孟庆昕:难的是我们开发所有的产品周期都非常长。以芯片为例,最少要两年半左右的时间产品才可以点亮,再经过测试再经过上车形成收入,可能要到3-5年的时间。对于智驾的方案,我们认为也不是快餐,而是要靠积累一定的技术一定的团队经验以及要跟车厂打磨,那可能也要到两三年的周期,这个周期非常长,那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尤其是上市公司,你要什么,你是要收入还是要利润你还是要少投入,那我们就做了取舍,就是研发投入持续这么多年从未往下降,基本四维图新是营收50%以上的研发占比。
Q:把难而正确的事情都已经回答了。因为这是很难的一个事情,但是很坚定的在做,这个就是你们认为非常正确的事情。
孟庆昕:是的,回头看2017年我们并购杰发科技的时候大家不理解,说为什么收购一家芯片公司,现在回头看多宝贵,提早把芯片从后装导入到前装,我们的产品从娱乐级到控制然后再走向安全再走向智能,这个完全就是往上一步一步的在走。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