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7月23日报道:昨晚,喜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首映礼在上海举办。作为“中国奇谭系列”首部动画电影,该片由《小妖怪的夏天》原班主创打造,延续短片世界观并开辟平行时空新故事线——小猪妖、蛤蟆精与黄鼠狼精、猩猩怪组成“草根取经团”,踏上笑泪交织的西行冒险,以无名小妖的平凡视角,讲述怀揣英雄梦的荒诞热血之旅。
本次首映礼以“没有名字”为主题,巧妙呼应了影片主角无名小妖的平凡身份。活动现场,电影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导演兼编剧於水,编剧刘佳,策划、制片人崔威,总制片人李早等核心主创悉数到场;上影厂艺委会成员、《宝莲灯》导演常光希,《猴子捞月》导演周克勤,《邋遢大王奇遇记》编剧凌纾等老艺术家也受邀出席,现场唠起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用国风笔墨画镜头 妈妈催喝水也能成笑点
“坚持国风,是对传统和前辈经典的传承与致敬。传统本身更是我们创新的本土源泉,唯有立足于此,才能做出真正有特色的属于自己的创新。”监制、艺术总监陈廖宇一开口就揭秘了影片的“国风密码”,他特别强调,影片的国风表达并非“用镜头表现笔墨”,而是“用国风笔墨构建电影镜头”,“观众能在其中看到更丰富的色彩、光影和真实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感受国风之美,正是我们追求的传承与创新的平衡。”
为何要坚持中国风动画,策划、制片人崔巍用“中国美食”打比方:“中国人出国总爱吃中餐,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认同和家乡情感需求。电影在美术、视听、音乐中融入大量本土元素,就是我们对文化身份的表达——既然热爱,为何不用?我们希望通过作品传递这份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影片中有不少让观众笑到拍腿的桥段。导演兼编剧於水坦言“全是生活灵感”:“四个无名小妖偏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从故事架构就搭好了喜剧框架。人物设计也充满反差,比如‘社恐的孙悟空’‘话痨的沙僧’,这种设定能自然生发出很多笑料。”於水笑着举例,小猪妖妈妈总催他喝水的戏,就是自己的真实经历,“动画短片里葫芦是空的,妈妈说‘怎么不喝水‘,电影葫芦里满了,妈妈还说‘怎么不喝’——天下妈妈都这样!”
编剧刘佳补充,创作中会观察生活并夸张凝练:“比如小妖怪们找公鸡画师画师徒画像的戏,就映射了现实中甲方乙方反复修改的关系,用荒诞感放大了生活中的小无奈。”
现场,老艺术家们看得眼热。《宝莲灯》导演常光希感动于影片的创作初心:“作为老一辈动画人,仿佛看到了我们当年创作的经历,中国动画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后生可畏。”《猴子捞月》导演周克勤则为“二维动画”站台,他认为,二维动画的艺术性和绘画性无可替代,能更好地承载导演的美术追求,中国动画不能没有二维形式。
《邋遢大王奇遇记》编剧凌纾点赞西游文化的创新传承:“西游是中国伟大的文化传统,到了新一代依然能焕发新生。《浪浪山小妖怪》里没有孙悟空的镜头,却处处有他的影子,这就是对传统的巧妙延续。”
共鸣草根英雄梦 黄晓明想带娃二刷
“又好笑又好哭,必须带儿子二刷!”演员黄晓明一开口就成了“自来水”:“它太懂年轻人了,接地气,画风可爱。小猪妖平凡得像孙悟空身上的一根毛,却能做好事。唐僧取经是目的,但一路上所有的经历也是一本经书,最珍贵的是过程。”被问及若小妖们去《中餐厅》求职,他幽默回应:“社恐的猩猩适合后厨,话痨的黄鼠狼和我同姓,能代替我接待客人,癞蛤蟆能说会道适合揽客,小猪妖实在,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全能选手。”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纳闷,那些小妖怪从哪来?为什么为大王卖命?这部电影终于给了答案。”导演张末感慨影片圆了儿时的疑惑,用新颖视角解构熟悉题材太难了,但它做到了,让边缘人物的故事照进现实,特别动人。”音乐剧演员阿云嘎则被影片的东方美学画面打动:“美术风格和故事情节让我想起儿时看美影厂动画的时光,太亲切了。”导演李豪凌也表示,作为专业动画人,影片中有趣生动的表现让他深受触动,期待它能延续“动画奇迹之年”的热度。
不止电影!“浪浪山”周边全产业链布局
作为“中国奇谭宇宙”的现象级延伸,影片同步启动了全产业链布局。首映礼现场,上海影城化身“浪浪山乐园”,中厅陈列的毛绒玩具、潮玩、冰箱贴、徽章等衍生品。“这次合作的品牌有二三十个,商品的SKU总体超过1000个。”总制片人李早透露,《中国奇谭》上映时,就有粉丝反馈说买不到周边。这次电影上映契机,试图做一个更立体、全维度的IP开发,包括内容创作、营销联名、周边设计开发等。
据了解,《浪浪山小妖怪》主题餐厅将在新世界商场开业,沉浸式VR、XR展览也在筹备中。李早表示:“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的IP生态。过去中国电影太依赖票房,而好莱坞非票房收入占比超60%,靠的就是IP衍生的综合开发。我们希望以‘中国奇谭’为起点,打造根植传统文化的优质内容厂牌,让观众看完电影后,还能在餐厅、展览中延续体验,实现二次、三次消费,推动中国IP的长效发展。”
从聚焦草根小妖的创新叙事,到全产业链的生态布局,《浪浪山小妖怪》不仅延续了“中国奇谭”的热度,更展现了中国动画在内容与产业层面的双重探索,为本土IP的发展写下了新的注脚。影片将于8月2日登陆全国院线。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