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家族蒙冤,满门尽灭,惨烈而亡的父母,以命相护的世叔,都希望沈菀能放弃仇恨,哪怕隐姓埋名,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可身为大理寺卿之女,沈菀对父亲的勘验之术,青出于蓝,更是继承了父亲的正直与勇敢。
所以,对于嫉恶如仇的沈菀来说,若安然苟活于世,便永远不会过好这一生。
为此,她在婢女茯苓的帮助下,顶替世妹的身份,成为忠勇侯府二房嫡女秦菀,大张旗鼓千里扶灵,投奔秦家三房。
寄居荆州本就是权宜之计,即便忠勇侯府世子秦琰没有来,她也想要想方设法,回到京城的。
成为安阳侯夫妇的义女是机缘巧合,揭露秦家三房家主的恶行是顺势而为,被秦琰带离荆州赶往京城更是意料之外,却也都顺应了沈菀的计划。
秦琰的出现,对于沈菀来说是意外的助力,而沈菀的才能,于秦琰而言,而是意外之喜。
只因秦家大房在三房落难之时,以救世主之姿出现,将三房一嫡一庶两个女儿,和寄居荆州的二房嫡女带回京城,本是存了利用之心的,却没想到,这一路竟也目睹了沈菀的剖尸断案之能。
一个美貌的妹妹固然有用,但是,一个有勇有谋还美貌的妹妹,更是一柄利刃,哪怕是双面开刃的。
果然,在经历了荆州至京城,漫长的两个月路程后,沈菀一朝入京,破悬案,救太后,仿佛开了挂一般。
沈菀本就容色妍好,再加上自幼养成的清冷气质,都令她哪怕不是盛装打扮,也可以轻而易举的吸人眼球。
因此,沈菀初到京城,进入忠勇侯府之时,便令忠勇侯嫡女,太子妃的大热人选秦朝羽心生忌惮。
只是沈菀要走的路,从来都与秦朝羽,甚至是整个秦家的前路,都不同。
向来低调内敛的她,比谁都想要走到圣上面前,立功扬名,只为一朝权势在手,可重启沈家冤案。
所以,由始至终,能够与沈菀并肩而行的,便只有睿王世子燕迟一人。
沈菀要为沈家伸冤,而燕迟则要为晋王兄翻案,殊途同归,便是他们之间,命中注定的缘分。
秦琰顺利将三位妹妹带回京城之时,京城之中,正被一场妙龄少女连环被杀案,闹得人心惶惶。
而最为这场棘手的案件头疼的,便是当朝太子燕彻,只因他信心满满的被父皇委以重托,定下期限侦破此案,却在期限将至之时,仍然毫无头绪。
此时,成王与太子之间的博弈,几乎已经闹到了明面上,只是在圣上面前维持体面罢了,私下里,早已拉帮结派,两阵对垒了。
太子奉命调查凶案,成王暗中使坏,买通刑部小吏偷偷藏匿证物,虽然都不知道凶手是何人,但成王总觉得,藏起证物,总能有点破坏作用的。
奈何成王没有料到,太子搞砸差事本已板上钉钉,却半路杀出一个精通勘验之术的幕僚,并且他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那位幕僚不仅是女子,还出自忠勇侯府。
忠勇侯野心勃勃,早已是众人皆知的太子一党,而他的嫡女秦朝羽,也是皇后最看重的太子妃人选之一。
沈菀刚刚入京,秦琰作为大哥,自然要尽地主之谊,便带着三个妹妹逛京城,品佳肴。
但意外的是,他们一行人,在京城赫赫有名的酒楼醉香楼中,却目睹了两位权贵之家的纨绔子弟打架。
一个是忠国公世子冯璋,一个是辅国大将军之子赵旌,这样的两个人打起架来,对于醉香楼来说,简直就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谁都得罪不起,倒霉透了。
忠国公府是贵妃冯龄素的母族,冯璋见了贵妃娘娘,是要叫一声姑母的。
而赵家则是皇后赵淑华的母族,赵家手握十万北府军,辅国将军不在京中之时,赵旌便是辅国将军府的掌权人,他乃皇后亲弟,就是太子来了,也得唤他一声舅舅。
这样的两个人打架,谁能拦得了?谁又敢上去拦呢?
冯璋是京城之中赫赫有名的二世祖,仗着家世对京中百姓作威作福。
因阵营不同,所以冯家与赵家自然也是不和的。
此事的起因,便是冯璋偶遇赵旌,便故意挑衅,还大言不惭的造谣生事。
赵旌被冯璋激怒,两人爆发争吵,吵急眼了,便动起手来,双方的手下都不甘示弱,场面瞬间混乱。
直至意外见了血,双方才停下了下来,竟是冯璋的侍从,捅伤了赵旌的手下。
受伤之人,可不仅仅是普通的家仆,而是北府军的军士。
冯璋虽然不成器,却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但令他绝望的是,就连大夫来了,都说那位军士没救了。
幸亏沈菀出现,及时施以援手,将人救下,拔了刀,止了血,只要后续被照顾到位,人便无事了。
沈菀救人时,是本着医者仁心,可直至他们上了马车,她才想到,赵家与皇后一体,而忠勇侯府则站队太子。
冯璋伤了北府军的人,若那人死了,太子便可借机发难,但偏偏,这人却被沈菀给救下了。
所以,她不知自己此举,是否会秦家惹祸,秦琰安慰她,救了北府军的人,怎么算都是功劳,并非惹祸。
但实际上,太子的确想借这件事发难,所以那位好不容易被沈菀救下的军士,最终还是因为伤口化脓而死。
冯璋原本应被冯家塞进御林军的,却因此事,差事没了下文不说,还连累其父忠国公,遭到圣上斥责。
然而属于沈菀的机遇,却是刚刚开始。
太子苦于悬案无法侦破,秦琰便向父亲提议,让沈菀参与进来。
忠勇侯没有见识过沈菀的能耐,只是死马当活马医,却没想到,经过沈菀勘验受害者尸身之后,竟真的找出了蛛丝马迹,令案件终于有了进展。
由于这个案子,发生的时间已然不短,且受害者的衣物不全,证据被盗,都令侦破难度增加。
可沈菀却丝毫不惧怕已经在腐烂的尸身,毅然剖尸检验,又找到了更多的线索。
刑部官员根据沈菀提供的线索,极大的缩小的侦查范围,对沈菀简直是感恩戴德。
沈菀入京之前,大长公主便写了手书传至圣上手中,希望圣上可以对自己这个干孙女多加照拂。
大长公主出身尊贵,眼界极高,很少有外人,能得她这般在意。
圣上因此对这个秦家二房嫡女,生了好奇之心,便在皇家有宴之时,命忠勇侯也带着这个侄女。
沈菀因此得以入宫赴宴,且宫宴那日,也是案子被侦破的消息,传入宫中之时。
冯璋纨绔,她的妹妹冯沉碧更是跋扈,自幼便与秦朝羽不对付,见沈菀美貌出众,更是现场挑拨沈菀和秦朝羽的关系。
然而脑子空空的冯沉碧,又哪里能挑拨得动八百个心眼子的沈菀,和眼高于顶的秦朝羽。
眼见着自己的挑拨不起作用,她便顺带着将沈菀也给记恨上了。
宴席开始后,沈菀被圣上召见,众人方才得知,她便是救过大长公主性命,被安阳侯夫妇收为义女,在荆州有医仙之名的女子。
一道道羡慕和嫉妒的眼光,射向了沈菀,这其中,便是冯沉碧最为不屑,更是故意蛐蛐沈菀,哪里有那么巧合的事情,还不知道是背地里耍了什么手段呢。
但很快,她就被打脸了。
宴会尚未结束,便传来太后不大好了的消息,御医对太后的并且束手无策,令圣上勃然大怒。
此时,冯沉碧便故意说了一句,御医没办法,这不还有小医仙吗?
她的一句话,便水灵灵的将沈菀推了出来。
只是,她的本意,是想看沈菀出丑,牵连忠勇侯府。
却没想到,沈菀却勇敢的接下了为太后治疗的重任。
最令圣上惊讶的是,刚刚下人来禀告太后症状之时,沈菀便已经在心里盘算,太后究竟因何病重了。
果然,被御医断言绝了生机的太后,到了沈菀这里,生生的拼出了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沈菀为太后施针之后,原本连汤药都喝不进去的太后,竟奇迹般的苏醒,并能吞咽汤药了。
帮助刑部验尸断案,本已在圣上面前立下功劳,如今又救太后于危难,沈菀再立奇功。
最令圣上欣赏的,是沈菀年岁不大,却在接连立功之后,由始至终都未露出居功自傲的神情,就连赏赐,都没有打算要。
此时的圣上哪里会知道,沈菀不卑不亢的沉稳之下,亦藏有步步为营的算计。
她为的,便是在拥有足够筹码之后,能够换得一个光明正大的探案身份,暗中调查前大理寺卿沈毅勾结晋王之案,洗刷父亲身上背负的冤屈。
而这其中,燕迟明明察觉出了沈菀的意图,却从未戳破,反而竭尽所能的助她完成心中所想。
原来比起引导型恋人,相互托举的恋人,才更令人心动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