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最近的脱口秀节目真是给南风看爽了,在表达女性视角这一块,大家都不藏着掖着自己的攻击性了。
关于到底是谁给李宇春穿了裙子这件事,她说,“裙子,是一种围在腰部,没有裤腿的服装,不是人的第二性征”。
对于自己因为外形比较中性,就被喊了多年“春哥”这事,她也不继续惯着。“他们说‘某哥某爷’的称谓,是对厉害女性的敬语,那‘某姐某奶’,也可以是对厉害男性的敬语喽?”
于是,节目“大局观”担当罗永浩被赐名“罗奶”,张绍刚因为主持业务娴熟,也被赐名“刚姐”。两位老师笑得尴尬又不失礼貌,而镜头一转,就是李宇春轻松戏谑的眉眼。
去年鲁豫还在说,这个舞台上的女性还是太少了,我们要先把数量搞起来。而今年呢,这盛世终于如鲁豫所愿,女选手的数量越来越多,段子也越来越精彩了。
表演风格独特的王大刀,从她只能通过虚假的温柔来获得一段亲密关系开始,探讨女性在生活中遭受的情感压抑,以及我们被限制的歇斯底里自由。
性别那一栏被填上“医疗事故”的小蝶,讲她作为“不被期待的生命”,差点没能出生、险些被父母送人,成长过程中不论吃穿用度、教育资源,都在遭受不公平待遇。
因为亲爹恋爱自由被迫多次“包办母女”的小帕,用调侃的口吻讲她荒诞的原生家庭。尝试跟不同女人生儿子的爸,都快烂了还在被期待“更成熟”,两个妈为他打架,也给小帕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见不得两个女人争抢一个垃圾。
45岁至今未婚的王小利,和已经组建家庭的朋友们格格不入,大家的辛苦、幸福并不相通,而她已经学会了,用“不论做什么都是榜样”的乐观心态,来对抗那些传统社会默认的规则,对“45岁未婚女性”无声的边缘化。
已经当上老板的步惊云,不仅可以从女性上位者角度探讨那些有意无意的职场性骚扰,还能够铿锵有力大声拒绝,一向为女性定制的,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老套陷阱。
去年讲“月经羞耻”出圈的菜菜,今年讲了母亲去世后她用脱口秀“尽笑”,虽然菜菜很擅长用幽默玩笑一切,但还是能在她谈笑间,听到不少外界对女性脱口秀演员的质疑,以及前辈也曾经历过的网暴。
爱看脱口秀的朋友应该或多或少都有点印象,自从去年我们熟悉的脱口秀演员分流到两个节目以后,总体上出现在台前的女演员数量是变多了的,#脱口秀女性视角# 还上过热搜,只不过当时的风评褒贬不一。
画风生猛辛辣的步惊云,去年也在讲婚姻讲老公,讲大家爱看的离婚综艺,本质上精英又唯美,跟我们鸡毛蒜皮的真实生活差异巨大。
“全村第一位全日制女硕士”(特许上香但绝无可能进祖坟版)唐香玉,打小就被预设了一个婆家,长大了每天被催婚,还要面临不管嫁不嫁人都“里外不是人”的窘境。
努力走出大山的Echo,讲家里算上她有三个姐姐一个弟弟,反讽一看这样的排列组合,就知道他们家“非常喜欢女儿”。她讲父母重男轻女、讲姐弟争夺宠爱,讲自己“改稿改到跟原生家庭和解了”。
菜菜讲月经羞耻的荒谬,是男明星因为“流量大”可以代言卫生巾,而她半夜叫跑腿帮买,小哥会像做贼一样“那个那个”,把290毫米说成290厘米,还会抱怨“早知道就接桶装水的单了”。
成熟的单身女性鸭绒,拒绝相信还有“相亲捡漏”这种好事,因为早高峰的地铁口不可能停着一辆孤零零的共享单车,它被放在那里,一定是哪里有问题。
正在备婚的小鹿,把婚礼当成一个项目来做,一生要强的中国女人be like:“一个男人的愚蠢和懒惰,不会影响我婚礼的完成”、“我的婚姻可以失败,但婚礼不可以”。
结婚十年的史研,形容她的婚姻状况是“一个守着厨房,一个守着厕所,我俩谁都不想去卧室”,还有“在自己家做家务像干家政”和“去别人家干家政像做家务”之间,一字之差带来的微妙心态。
虽然大家都在讲女性话题,但视角还是非常不同的。处在不同的情感关系中,不论单身、恋爱、还是婚姻里,大家都有自己的观察和表达。在个人处境上,重男轻女、月经羞耻、催婚催生、原生家庭等,也确实都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困境。
但很显然,部分网友并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所谓“女性话题”、“女性视角”,都是在杨笠爆红之后的跟风追流量,如果大家都来讲这个,那不仅观众会觉得审美疲劳,对演员本身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就连导师都注意到了,开始怀疑女性脱口秀演员之间,是否有“内容同质化”之嫌。徐峥疯狂暗示唐香玉,“你的个人专场除了这个应该有很多不同的内容吧”。杨天真直接明牌,说“被逼婚”这个题材太多了,她渴望听到新的角度和立场。
还有更直白的,有网友点评这届脱口秀女演员,“离了男人就不会说话了”。今年汪海林也在暗戳戳吐槽,“女脱口秀演员跟邪教一样,价值观绝对统一,包袱都一样,就是骂男人,诅咒结婚生子”。
真的很难评,有没有一种可能,女演员们来到这个舞台,赛制下并不知道自己能讲几轮,在少有的不会被打断的5分钟里,当然是优先讲自己最想讲的东西。至于她们为什么都想讲这个,为什么对这些感触最深,应该不难猜吧?
就连在脱口秀舞台上“打响男女话题第一枪”的杨笠,都说过大家对她最大的误会就是“敢说”。其实她很怂的,也不是故意要挑衅男性或者挑起男女对立,她只是压根不知道,这些东西竟然不能说。
“每一个人的创作都是由于她的生活经验构成的,当你要回避你生活经验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创作的”。都知道脱口秀是一门冒犯的艺术,女演员们也只是聊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罢了,谁能想到就这三言两语,也能戳中无数人的肺管子?
颜怡颜悦还被男记者当面问过:你们只做女性视角,视角会不会太窄了,有没有考虑写一点男性视角的段子?
言下之意就是女性脱口秀演员如果只讲女性视角,那就是没见识没新意没进步。南风真的很纳闷,脱口秀男演员那么多,男性视角的段子那么多,怎么从来没人吐槽过,他们为什么不写一点女性视角的段子?
事实上,就连“男性视角”这样的形容都非常少见。在“女性视角”出现之前,传统男性叙事往往被默认为人的叙事,这舞台上压根都没有女性,又何来所谓的“女性视角”?
2017年,第一届《脱口秀大会》上,只有思文一个女演员,柳岩作为嘉宾,几乎遭受了每一个男演员的调侃。他们凝视柳岩的身材,对柳岩的尴尬、不适视而不见。
思文讲独立女性,讲她兄弟般的婚姻,讲吃软饭的老公,后来讲到自己离婚,把自己讲成了“脱口秀太后”。后来这个舞台迎来了更多女演员,杨笠、赵晓卉、颜怡颜悦、李雪琴、鸟鸟、小鹿、步惊云、黄大妈……她们畅所欲言,她们抱团取暖。
脱口秀这八年,可能难以改变一些观众的偏见,却足以重塑一个舞台。杨笠跳槽之后当上了总编剧,她不仅要说自己想说的,还要让更多跟她同样处境的女演员们,也说她们想说的。
“我们就讲这个了,如果你觉得冒犯,你可以看点别的”。杨笠今年不打算参加脱口秀节目了,但她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观众的接受度和边界正在被拓宽,虽然还有些刺耳的声音,但整个氛围明显已经改善很多。
当年的杨笠就像一道惊雷,舞台上只有她一个的时候,可能会有人敏感、破防,但当舞台上的“杨笠”越来越多,那些不爱听的人也只能无能狂怒,要么去接受去适应新的规则,要么选择被淘汰。
这大概就是“女性上桌”的意义吧,只有当女性站在高处,那些聚光灯不曾照耀到的角落里,真实存在的女性困境才能被更多人看到,也只有前辈们争取到了“上桌吃饭”,后来者才有机会努力“上桌吃饱”。
从前大家默认不论天气如何,主持人都需要穿着礼服优雅得体。但孙颖莎出席活动,唯一要求是让寒风中“美丽冻人”的女主持人也穿上羽绒服,后来这位主持人表示,这是她从事主持行业以来,第一次穿着羽绒服上台主持。
说唱综艺里男学员歧视女学员,言行间满是不尊重,自己也是从一众男选手中厮杀出来的导师万妮达,只需要一个眼神警告,就足以震慑原本放肆的男学员。
《很高兴认识你》的音乐会上,其他嘉宾起哄让单依纯跳舞,在她穿着长裙高跟鞋、看起来明显不方便的前提下,仍然有人不肯善罢甘休,她面露难色的时候,是周迅摆摆手替她解围,坚定示意她“坐下,不用跳”。
不少人都知道,杨幂作为内娱“拼命三娘”,曾经是签过对赌协议的。但挺多人都不知道,她赢下三亿对赌协议之后,兑换的第一件事,是要公司全部艺人都不必陪酒。
手握31个世界冠军的郭晶晶,嫁入豪门之后并没有选择躺平,而是逆流而上,选择了更艰难的职业路径,致力于改善中国跳水队被压分的问题。
刘思远律师作为《令人心动的offer5》中的带教律师,不仅面试招进了张琪这个好苗子,还在对方因为异地恋想辞职时,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支持。没有阻碍,没有说教,而是打通了跨省调动的关节,把张琪从北京总所调到了上海分所。
有个说法是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也想给别人撑伞。在南风看来,女性站上高位的意义大抵如此,因为经历过同样的困境,所以不会视而不见,被理解和共情浸润的光芒,绝不会独自闪耀,而是把自己活成灯塔,照亮后来者的来时路。
女性朋友们,让我们团结起来,永远不要被误导,永远不要嫌“女性的声音太大”。如果有人告诉你,所谓的“女性视角太单一”,那只能说明,这些有幸能够站上舞台、过着不同生活的优秀女性,困境仍然存在,问题仍未解决。
能够被公开谈论的话题是有限的,舞台之下的真实生活只会更残酷,如果你无法认同她们,那么南风恭喜你,你可能刚好是幸运的那个。但请千万不要因为自己是幸运的个例,就去否认更多、更大体量的真实和不幸。
女性视角是世界上一半人的视角,我们所经历的、关心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本就应该存在的。我们需要去争取更大的话语权,直到所谓的“女性视角”,也成为大家默认的,“人的视角”。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