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一张看不到舞台的“氛围票”,你愿意花500块买吗?
别说你不信,2025年了,周杰伦演唱会就真把这票卖出去了。
坐在舞台两侧,或者更远的“山顶位”,只能拿望远镜看看大屏幕,甚至还有设备遮挡。唱什么、跳什么,舞美到底啥样,自己一概不知,全靠一块屏幕“脑补全程”。
这不是花钱买体验,这是花钱“想象”。
演唱会变“看电视”,周杰伦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这次出事的,是厦门站。就在7月8日,周杰伦2025年世界巡演的票第三次开售,除了正常内场票和看台票,还赫然多了两个类型:
一个是“舞台两侧视线不良票”,900元。
另一个是“特价大屏观演票”,500元。
重要的是——一经售出,概不退换。
一时间,网友炸锅。微博、抖音、小红书全是骂声,“这票是卖给谁看的?”“就这位置,还好意思卖钱?”
评论区最扎心的一句,是这么说的:
“用看台的价格,买到了直播的体验。”
这哪是演唱会啊,分明是花钱进场看投影仪。
而且可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早在今年4月,周杰伦南宁场就搞过一样的“大屏票”,售价460块。尽管那时候已经被网友吐槽“太离谱”,但这次又来了,还涨价了。
为什么?因为买的人太多了,哪怕是“残次票”,也照样供不应求。
说白了,主办方就是吃准了粉丝舍得花钱,才敢这么“明码抢钱”。
毕竟是周杰伦,他的影响力摆在那里。票好不好,位子远不远,粉丝都愿意买单。他们不是冲着舞台去的,是冲着“我也在现场”这份参与感。
可这种“信仰消费”,也该有点底线不是?
这不,中国青年报都看不下去了,直接点名:“500元氛围票不能退,合法吗?”
这两个问号,问出了太多人的心声。
你说视线不良,行,那就说明白。你说设备遮挡,行,那就标清楚。可是现在呢,票是照卖,价还不低,买完一律不退,主办方却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态度。
甚至连安全问题都让人捏一把汗。
有网友吐槽,舞台边角、设备旁、控制台后面,只要能塞人,全都不放过。一个大型演唱会,现场几万人,进出通道本就紧张,这些边边角角的座位真能保安全?
粉丝花钱追星,不是来体验“人挤人”“看不到”“听不清”的。
再说了,所谓的“原价”买票,根本就是奢望。
别说你抢过票,黄牛早就盯上了。据爆料,之前周杰伦在台北的演唱会,原价6888新台币的票,黄牛炒到30万新台币,一张票涨了将近五倍。
但问题是,还是有人买。
你说黄牛可恶,那主办方就没责任吗?实名制、技术反作弊、预售策略,这些不去完善,反而放大“次级票”的销量,把场地压榨到极致,这不是饮鸩止渴吗?
很多粉丝也不是没良知,他们清楚这个局。
有人说,“主办方这么搞,迟早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也有人说,“你觉得不值就别买,反正周杰伦不缺你一个。”
还有人感慨,“宁愿进去站着看,也想在现场听他唱一句《七里香》。”
是的,粉丝是愿打愿挨,可不代表你能没底线地收割。
我们理解,开一场演唱会成本高、流程复杂,哪怕是顶级歌手,也有盈亏。但这不是拿“情怀”当借口糊弄粉丝的理由。
一场演唱会,不是卖门票那么简单,是一场集体情绪的交汇,是一代人青春的记忆重现。你不去尊重它,最终透支的不是粉丝的钱包,而是他们的耐心与热情。
最后一句话送给主办方——再牛的歌手,也怕粉丝寒心。
如果有一天,连最忠实的歌迷都对“演唱会”这三个字感到疲惫了,那损失的,不止是一场票房那么简单。
你怎么看这事?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资料、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社会热点事件和娱乐资讯,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感谢理解与支持!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评论、转发,你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