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5月20日,宁德时代登陆港股引发投资市场强烈关注。
和A股其他公司在港股上市股价远低于A股股价不同,宁德时代港股发行股甚至高于A股现价。根据公告,本次IPO发行价263港元,共发行1.36亿股,募资总额356.57亿港元,扣除发行等费用外净募资353.31亿港元,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也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
5月20日收盘,宁德时代港股股价飙升至306.2港元,涨幅16.43%,港股股价甚至高于A股股价,港股市值1.39万亿港元,也高于A股市值,“宁王”在港股一炮走红。受益于宁王在资本市场的优异表现,港交所IPO募资金额重回全球第一。
需特别关注的是,在此次首次公开募股(IPO)进程中,有二十余家基石投资者参与其中。宁德时代最新发布的港股招股书,虽看似为常规性文件,但实则蕴含着一场资本与产业领域的深度博弈。
据公开披露信息,本次发行已成功吸引包括能源行业领军企业、主权财富基金以及顶级市场化投资机构等在内的基石投资者,其认购金额最高可达203.71亿港元(该金额基于发行价格上限每股263.00港元计算得出),占此次发行总规模的65.7%。
其中,传统能源巨头中石化在此次投资中投入5亿美元。早在今年4月初,中石化便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计划于本年度内建设500座换电站,并设定长期目标,将换电站数量扩展至1万座。双方携手共建换电网络的合作计划,将中石化遍布全国的加油站网络与宁德时代先进的标准化电池技术深度融合。从本质上而言,这一合作计划是对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底层规则的重构——它不仅体现了双方商业模式的互补性,更预示着能源领域安全正从石油能源向锂电能源转移的趋势。
投资者“疯抢”
宁德时代之所以在港股成为年内最受瞩目的明星上市企业,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业绩表现亮眼。
2024年宁德时代总营收3620.13亿元,尽管首次营收下滑9.7%,但其归母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盈利能力有增无减。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847.05亿元,同比增长6.18%,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综合毛利率达24.4%,环比持续攀升。
2024年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为339.3GWh,同比增长31.7%,市占率达37.9%,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继续夯实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的地位,市场地位稳固。2025年第一季度,装机量为84.9GWh,同比增长40.2%,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38.3%。
不光业绩表现出色,宁德时代还十分注重投资者的回报,累计现金分红近600亿元,近两年分红率更是达到50%。为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宁德时代于2025年4月启动最高80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截至4月30日已回购15.5亿元。如此保障投资者利益吸引众多知名机构的追捧。本次在香港公开发售获超额认购超过0.15倍,共收到31.08万份有效申请。国际发售部分获得15.17倍超额认购,共有428名承配人。
宁德时代公告中披露了包含23家机构的基石配售名单,投资金额合计26.28亿美元(约204.91亿港元),重仓宁德时代的有中石化和KIA,中石化是国内石油巨头,年营收超过3万亿元,拥有3万多座加油站。KIA为科威特国有主权财富基金,负责管理国家总储备基金和国家未来时代基金,投资于全球各类资产及市场,是全球首家主权财富基金。这两大“金主”投资金额均为5亿美元,两家占总投资金额的38%。
除中石化和KIA两家巨头外,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通过旗下机构投资2亿美元。三家合计投资占总投资的近一半。其他知名投资机构还有高毅资产、瑞银、橡树资本、未来资产、加拿大皇家银行、太保、泰康、博裕、景林等。
海外布局成型
宁德时代在巩固其动力电池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新业务涵盖换电、数据中心和零碳电网储能、低空和机器人电池、钠电和双核电池等多个方向。这些新业务的发展,为宁德时代打造了丰富的产品矩阵,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估值空间。
同时宁德时代招股书显示,港股IPO募集资金的90%将投向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进一步提升本地化供应能力,巩固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这是宁德时代全球化布局的延续。
早在2019年10月18日,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破土开工,该工厂占地23公顷,总投资18亿欧元,规划产能为14GWh,每年可生产约3000万个电池。揭开了宁德时代海外大布局的序幕。
目前宁德时代海外布局已形成以欧洲为核心、辐射全球的战略架构,在自身业务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宁德时代不断加码海外业务布局。
2024年12月,宁德时代宣布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携手在西班牙设立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在西班牙建电池工厂。该工厂是宁德时代在欧洲的第三个重要电池生产基地。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中,计划投资38亿欧元(约308亿元人民币),分阶段扩产至50GWh年产能,建设周期预计4年,双方各持股50%,但宁德时代拥有控股地位及管理层任命权。业内人士认为,在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中通过董事会席位控制运营权,是为了平衡资源投入与风险分担。
公告提及的将募资90%用于匈牙利项目,其一期项目总投资73.4亿欧元(约合509亿元人民币),规划产能100GWh,预计2026年投产。二期项目将为德国和匈牙利的奔驰生产基地供应电池电芯,实现产业链深度绑定。比如为奔驰、宝马等车企提供811高镍电池、圆柱电池等差异化电池方案,实现技术适配与客户绑定。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底,宁德时代全球13个生产基地支撑其连续八年稳居动力电池龙头,海外市占率全球第一,连续八年蝉联全球动力电池龙头。通过欧洲三大工厂的落子布局,其海外产能网络已覆盖核心汽车产业聚集区,形成对本土供应链的有效替代能力。
曾毓群在挂牌仪式上表示,宁德时代在全球设立了六大研发中心,十年研发投入超700亿元,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超43000项,连续五年新增专利数行业第一。
携手中石化下的“大棋”
中石化既是宁德时代的大股东,又是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伙伴。4月2日,宁德时代与中石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年内共建 500 座智能换电站,未来十年将扩展至1万座。一个是石油领域巨头,一个是电池巨头,两强联手震惊业界。
“电池帝国+能源央企”的跨界合作,被业内视为新能源补能领域的“诺曼底登陆”,双方计划以“产业合作+资本合作”的方式,共同构建全国换电网络生态和标准建设,统一管理运营换电资产。中石化3万座加油站的土地资源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块”技术形成化学反应,未来换电如加油的终极场景有望实现。
宁德时代此前已经与中石化有过合作尝试,天眼查显示2022年9月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本40亿元,法人代表房超。通过股权穿透可以发现,宁德时代和中石化都是其股东,中石化持股25%,宁德时代持股12.5%。可见两者之间的“亲密”。随后双方在综合能源站建设运营、储能业务、能源产品和新材料、科技创新等方面也和中石化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进一步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换电领域拓展合作空间。
除中石化之外,在换电配套车型方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时代电服和时代骐骥推出了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和骐骥换电解决方案,与多家主流车企合作,长安、广汽、一汽红旗、重汽、解放、福田、DeepWay等轿车和重卡车企都成为宁德时代的合作伙伴。
中石化已建成综合加能站3万座、易捷便利店2.8万家、超充快充站超万座,这些基础设施能让中石化日均服务客户2000万人次,全渠道用户超3亿,这或是宁德时代看重的。宁德时代换电业务总经理杨峻对和中石化的合作展望时表示,希望实现“换电如加油”。
据了解和中石化的合作中,宁德时代第四代换电技术可以兼容80%主流车型,单站日服务能力达 600 车次,换电效率压缩至3分钟,不同电量规格电池块可灵活组合,适配轿车、SUV、MPV 等多种车型,打破车企各自为战的换电技术壁垒。双方联合研发的 “储换充一体化” 系统,更可消纳光伏绿电,单站年减碳 400 吨,实现能源闭环。
在强强联手后,宁德时代的估值被进一步提升,从港股上市当天的表现来看,资本市场对宁德时代的追捧还在持续,成为为数不多的A股+H股双股市值均超过万亿的企业,进一步夯实“宁王”的宝座。
中石化5亿美元投资并与宁德时代达成换电合作,意义深远。这一合作将中石化加油站网络与宁德时代电池技术结合,重构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规则。从商业层面看是模式互补,从能源格局看,象征着能源安全从石油向锂电转移。此次合作及IPO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可能重塑能源与汽车产业生态,影响深远。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