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人民日报》2025年5月15日7版头条刊发文章《从三座城市看微短剧精品化》,点赞横店蓬勃发展的微短剧产业。全文如下:
浙江东阳:流量赋能文旅产业
在浙江东阳市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内,身穿古装的演员们手持微短剧剧本,在导演的指导下对词、走戏。
横店正成为“竖店”——曾经主攻电视、影院屏幕的横店影视城,近年也紧抓手机屏幕,掀起微短剧的拍摄热潮。
为更好适应趋势,华夏文化园在2023年转型为微短剧拍摄基地,打造了数十个场景。今年以来,平均每天有10多个微短剧剧组在此拍摄。
“以前拍一部微短剧,只要两三天。许多剧组甚至就拿单反相机拍摄。”东阳德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屠光浩介绍,随着治理力度不断加强,以及业内更加注重剧集质量上的竞争力,一些微短剧剧组的制作水平直追传统影视剧剧组,精品微短剧越发常见,呈现叫座又叫好的新趋势。
微短剧市场进入拼质量阶段,老牌影视城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近年来,横店影视城依托原有景区资源,打造了一批微短剧拍摄基地,旨在满足多种类型剧作的拍摄需求。占地80亩的宋街影视拍摄基地,拿出了一半区域,改造成适应微短剧置景特点的9个拍摄场景。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横店共接待微短剧剧组780多个。
“这里有完善的影视产业链和配套服务。”屠光浩说,“服化道、群众演员招募等环节,都可以就地对接,响应很快。这帮我们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持续探索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开发影视主题的沉浸式体验产品,也是横店影视城的致力方向。
清明上河图景区,是微短剧《清明上河图我是画中人》的取景地。作为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该剧讲述了一名横店演员与《清明上河图》画中人跨越时空互动的奇幻故事。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卢旭萍介绍,该剧故事情节与景区文旅资源结合紧密,观众可以到景区身临其境,与古装打扮的演员一起穿越到《清明上河图》中,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截至去年底,浙江累计有28部剧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今年起,浙江开展“浙里微光·微短剧+”创作计划,重点抓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带你去个好地方”“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行动,建立微短剧重点项目库。
今年,浙江拟创作推出40部左右的优秀文旅微短剧作品,探索更多“微短剧+文旅”的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更好将微短剧流量优势引导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刘海杰
二审:董之震
终审:郭好进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