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 A+
所属分类:娱乐
摘要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大鹏,荔枝,贵妃,互联网,杨国忠,素什锦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金牌产品经理大鹏,的确很会洞察市场的痛点与需求,唯一可惜的是八荤八素什锦鸳鸯锅很难体现出食材原味的鲜美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打工人的心理咨询平替

如果你点进这篇文章,是为了帮助决策要不要买票进电影院,那么我先提供一点个人建议:可以买,不难看。

电影整体节奏轻快、画面漂亮,没有让人直翻白眼的大雷点,如果你一定想要常常暑期档的咸淡,那这一部起码不会让你痛苦受刑俩小时。

从《年会不能停》到《长安的荔枝》,大鹏的表现堪称一位合格的商业片导演,又或者更准确来说——一位出色的产品经理。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比起电影,它更像是一款大鹏全力打造的、冲击爆款的互联网新品。

它不讲究故事的连贯、不追求风格或思想的表达,它在意的是能不能精准捕捉痛点、讨好用户。

(提醒:以下内容可能包含剧透)

《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短篇小说,讲的是唐朝天宝年间,长安城里的一位无名小吏李善德(大鹏饰)突然被安排当上了朝廷派遣的“荔枝使”。

而他要在时间紧迫、多方权力重重阻碍的情况下,想尽办法完成“把新鲜荔枝从岭南运到皇宫贵妃生日宴上”这个以当时物流水平绝无可能做到的任务。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电影的前半部分,可以说完全就是换上了唐装皮肤的《年会不能停》。

直击当代牛马沉痛心灵的作品成了跨年档黑马以后,大鹏这回接着如法炮制,把这届互联网上打工人们吐槽得最凶的话题,1:1精细还原到了千年以前的长安城。

当代北漂、沪漂拼命努力攒积分,想在大城市落个户口,所以片子一开头,就是刚刚考公上岸的李善德,和同僚们一起高喊:“当差一丝不苟,力争长安户口。”这样的画面唐朝衙门未必有,但现在保险行业晨会上一定有。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紧接着,影片要塑造男主在职场处处受到打压排挤的窝囊老实人形象,展现一个普通男人所面对的压力与中年危机。

于是你能想象到的常见当代职场困境,就一股脑地堆在了李善德身上:

比如他是不会说拒绝的老好人,所以谁都把杂七杂八的事情推给他做。

比如他因为算账太本分守规矩,导致同事们没油水可捞,积攒了很多怨恨。

他经常加班加点,但晋升遥遥无期,就怎么半死不活地熬在基层职位上面前混个够养家糊口的俸禄。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展现古今同构的职场困境还不够,为了更直观地博得牛马用户们会心一笑,电影里刻意加入了许多互联网时髦小词。

比如安排给男主同事们的台词是“我最喜欢摸鱼了”,对,是物理意义上在办公场合抚摸活体观赏鱼。

比如领导给男主安排“荔枝使”职位时,莫名其妙地捧着一张馕,就为了让男主说一句“这饼太大了我吃不下”。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男主在长安城贷款买房一段,场景布置更是完全现代化,活脱脱地房地产大热盘的售楼大厅、新业主交房仪式。别的古装片都在宣传自己考究还原古韵,但《长安的荔枝》只求唤起一切当代牛马的熟悉亲切与共鸣。

现在打工人的“心理咨询平替”:塔罗牌和转运水晶,这种强网红属性的东西也被搬进了唐朝街头占卜摊,画面不可谓不荒谬。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甚至,李善德在奉命赶往岭南的路上,为了突出底层牛马被逼到实在没辙后只能“烂命一条就是干”的热血感,配乐放的是说唱——对,你没有看错,这是《唐朝有嘻哈》。

■打工人的心理咨询平替


而当你以为,这部电影的风格就是要走网感段子路线,并马上要接受这种“混搭古风”的时候,它后半部分又画风骤变了。

因为荔枝运送任务步入正轨以后,故事要开始表现的重点就不再是李善德的个人际遇,而是“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背后整个时代的辛酸血泪。

(ps.电影里的荔枝并不是贵妃自己要吃的,是宦官鱼朝恩和杨国忠为了抢着给皇上献媚表功搞的)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电影开始讲吃人的封建王朝,讲水深火热的黎民百姓,而这些内容对于我们现在的观众来说,心理距离还是太遥远了,与当代打工人的日常隔着十万八千里。

于是前面猛推的“唐朝倒霉蛋演我上班”的卖点行不通了,又开始抓住观众的同情心狠狠摩擦,从前半部分对古代人夸张跳脱的戏仿,急转现实主义悲情风。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从刘德华饰演的杨国忠出场开始,整个叙事风格突变,这种变化不属于传统电影里叙事层次的展开递进,倒更像是京东突然发展外卖业务、网易云音乐要把自己转型成社交软件。

是一款互联网产品想要继续留住用户、吸引用户,所以要迫不及待地亮出一整套之前没有的新功能。

《长安的荔枝》后半部就开始大量给观众展示荔枝运输的惨烈情况:

比较集中地呈现了几百棵荔枝树被粗暴砍下、当地果农痛哭哀求无果、几代人栽培的心血被践踏成废墟。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沿途驿站把穷苦百姓敲骨吸髓,徭役赋税沉重到不给人留活路,逼得大家造反逃跑、人去村空;

想和李善德一起从岭南回长安的随从奴隶,为了协助完成运输任务一路翻山越岭地狂奔,拼了命护送荔枝最后坠入山崖等等事迹。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我愿称之为比惨大聚会,荔枝运送环节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如此,没有最可怜只有更可怜,满屏都是飙血又飙泪。

互联网产品经理不讲究“点到即止”,讲究的是“打通”“引爆”。

其实影片大可以就停留在荔枝成功出现在了贵妃生日宴上,但并没有引起任何反响,然后直接结局——

付出举国之力、让无数人丧失了家园和生命的荔枝,贵人们却根本不拿它当回事,这样的巨大反差就已经足够震撼人心。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但这样作为互联网产品就缺少一个明确引爆点。

所以《长安的荔枝》在突出强调了大量生灵涂炭的场景、“打通”用户的同情心之后,又安排了生日宴结束李善德激情对线杨国忠、控诉荔枝事件种种荒谬残酷的大戏。。

这场对峙的重头戏把观众已经感受到、思考到的结论通过李善德的嘴又嚼一遍;把所有矛盾又重新汇聚一处,以插播PPT的形式回闪——以达成激烈的对抗和情绪输出,完成产品功能的“引爆”。

03

所以说,《长安的荔枝》确实不难看,但前提是你别抱着“去看电影”的预期去看。

把它作为一个集合性的互联网产品,那它的每一个部分都精彩且好用。而且视觉设计也没拖后腿,画面质感在线,恢弘壮观的大场景管够,还有几组镜头颇具美感。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而它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前后两部分观感太过割裂。

觉得观众喜欢什么、什么元素有爆相就往片子里面加什么,不管它们出现在同一个故事里是否搭配合适,把电影差点煮成了八荤八素什锦鸳鸯锅。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金牌产品经理”大鹏,的确很会洞察市场的痛点与需求,唯一可惜的是八荤八素什锦鸳鸯锅很难体现出食材原味的鲜美。

电影版《长安的荔枝》也是,加入了太多互联网喜欢的、流行的东西,马伯庸的小说文本本身的魅力反而被削弱了。

比如《长安的荔枝》原著最精彩的部分,一是李善德绞尽脑汁、谋筹精算,反复改进设计,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的曲折过程。

二是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多方权力、机构之间微妙的生态关系,与当时复杂的社会管理结构乃至于官场百态。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但这些在电影里的呈现都很简单,能明显感到主创团队在改编这部分内容时花的心思,远远不如在塑造窝囊打工人形象上花的多。

个人风格特色强烈的原著作者,搭配上“讨好型人格”的改编导演,也许是这部电影割裂感的来源开端。

不过这点毛病,和烂得争奇斗艳的大制作们相比,实在也不算什么。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监制 / 费加罗夫人

微博 / @费加罗夫人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大鹏的荔枝,产地不是岭南,是互联网热梗
戳戳“阅读原文”微博找夫人玩呀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