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借条到底是谁的公司

  • A+
所属分类:财经
摘要

要只是这样,那也仅仅就是一次网红活动罢了,可偏偏周总被路人问了哥问题,欠他的360借条是不是可以不用还了。乃悟有个朋友在360借条,他告诉乃悟,最近2年,他们加大了对逾期用户的催收和追索力度。 不过去年1…” />

360借条到底是谁的公司

最近,因为甲亢哥来中国吃了重庆的荣昌卤鹅,这种区域美食意外爆火。甲亢哥的流量一般人蹭不上,蹭蹭鹅倒是不难。

昨天,周鸿祎去了重庆荣昌。这次荣昌之旅,周总自称是受荣昌区文旅卤鹅哥邀请。这里面有个机缘,虽然周总没有驾照,但他现在是各大车展的熟客。

几天前的上海车展,曾经投喂过甲亢哥的卤鹅哥举着一条鹅腿就要塞周总嘴里,直接被现场保安驾走。虽然现场很混乱,但是周总还是和卤鹅哥相约重庆见。

要让乃悟说,周总不吃也是对的,他不是东哥,骑个电动车就能送外卖,端起酒杯就能和兄弟干了。他要是张嘴:

塞进来的万一不是鹅的腿怎么办?

到了重庆,周总又是吃铺盖面,又是喊话全国美食爱好者,和卤鹅哥亲切拥抱握手,互相投喂。

要只是这样,那也仅仅就是一次网红活动罢了,可偏偏周总人问了哥问题,欠他的360借条是不是可以不用还了。只见周总脸不红心不跳,淡定拿起手中的筷子:

那不是我公司。

怎么,独占小姨子和姐夫IP宇宙的公司,说不要就不要了?这话说的,和说了一句话一样。

360借条到底是谁的公司

展开全文

关于360借条到底是不是周鸿祎旗下的公司,媒体们已经写的很清楚了。首先,老周的确在去年辞任了360借条母公司奇富科技的董事局主席,奇富也脱离了360集团,独立上市了。用媒体们的话来说,这是奇富科技在去360化。

根据公司的股权,老周的家族依旧持有奇富约16%的股份,是公司第一大股东。这一比例远超公司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各大媒体还煞有介事地请了律师来分析老周这话到底有没有依据,乃悟不是专业的法律工作者,就不发表意见了,只说说360借条吧。

去年全年,360借条母公司奇富科技创下了60亿净利润的新纪录。与此同时,360整个集团去年却亏了10个亿。

之所以业绩这么好,首先就是逾期率下降了。财报显示,360借条的90天逾期率从2023年的2.35%下降到了2.09%。奇富科技解释说,这是他们提高了对用户的信用门槛以及调整催收策略实现的。

乃悟有个朋友在360借条他告诉乃悟,最近2年,他们加大了对逾期用户的催收和追索力度。

大家可千万别小看360的催收。此前,澎湃新闻的记者曾潜伏进入一些违规的第三方催收公司。有的催收公司招收新员工,上班第一天就是HR带着各位新人:

360借条催收部旁听。

人力说这是让大家提前感受一下,看看能不能接受结果当场就有一些人受不了了。

年报还显示,2024年,逾期在30天内的用户,360借条能实现86%以上的还款率。

乃悟在裁判文书网上搜了一下,涉及360借条侵犯隐私和人格纠纷的案子,几乎清一色都是原告方败诉,360借条胜诉。朋友告诉乃悟,之所以一直赢,是因为公司法务会把真正有败诉风险的直接和解。

利润高的第二个原因是360借条的营销费用大幅度下降了。之前它们的姐夫、小姨子系列,空姐和农民工系列广告曾经广受差评,但黑红也是红现在财报公司获客成本大幅降低了。至于为啥大幅度降低,财报没解释。

不过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很多压根没注册和使用过360借条的网友突然收到了来自自称是360借条的短信,称给用户授信了多少额度。360借条的工作人员称这都是诈骗。可是当用户点开短信自带的链接时跳转页面又是正版360借条。

对此,奇富科技的专家称,这都是骗子们在混淆视听。

真好,流量归了360借条,骗子不单要自费购买大量个人信息,还要自研技术绕过反诈App,这是哪家园区培养的骗子,技术和品德还怪好嘞。

既然360借条说这些人是骗子,那乃悟肯定是相信的。不过我在裁判文书网上查到了一个案子。

2019年,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风控部工作人员被逮捕。经查,这位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卖出了超过30万条公民信息。而他是怎么把这些个人信息卖出去的呢,经过警方调查,他的作案工具包括:

一台笔记本、一个硬盘、一张浦发银行卡以及两个免费邮箱。

期间,他为了查阅个人信息,甚至找上海的同事借账号,而同事居然也就给了。大家猜一猜,这位工作人员是哪家公司的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我的微信
  •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
  • weinxin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 weinxin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